上个世纪90年代初,福州保龄球运动盛极一时,保龄球馆不仅在福建省内遍地开花,不少球馆还纷纷杀入武汉、南昌、上海等城市。然而从1999年开始,福州保龄球市场逐渐萎缩,日前,福州28家保龄球馆中的最后一家———长冠保龄球馆在福州拍卖,但因无人向拍卖行缴纳保证金而流拍———
2004年5月9日这一天,对长冠保龄球馆总经理陈幼琴来说,是难忘的一天。
按照计划,长冠保龄球馆将在这一天拍卖,但由于无人向拍卖行———福建省天融拍卖有限公司缴纳20万元的保证金,因此,这次拍卖只能以流拍告终。
尽管陈幼琴表示这一结果在意料之中,但言语中还是透露出了几许无奈和惋惜。“1996年,在福州保龄球市场刚刚兴起的时候,长冠保龄球馆就投入了2000多万元,以每道5万美元的价格从德国进口了37个球道,时过8年,这些球道及附属设备已无人看好。
28家球馆仅剩一家苦撑
短短十余年内,福州保龄球市场的大起大落令人措手不及。人们依然清晰地记得,上个世纪90年代,保龄球在福州曾风靡一时,玩保龄球被视为时尚和身份的象征而大受追捧,虽然每局的费用高达30至50元,但打球的人仍然络绎不绝,红火的生意让不少投资者怦然心动,保龄球馆的数量也随着这种投资心态的膨胀而迅速增加。
1996年至1998年,短短两年时间,福州保龄球馆的数量就从3家猛增至28家,而且营业额都还相当不错。以长冠为例,刚开业时,每月的营业额均在1000万元以上,而其他一些保龄球馆如皇冠不仅在福建九地市遍地开花,而且还迅速杀入武汉、南昌、上海、青岛、无锡等省外城市。
然而好景不长,到1999年,福州保龄球馆开始走下坡路:分布在省外城市的保龄球馆纷纷“收兵”。一个最明显的事实就是保龄球馆为求生存而大幅降低价格,从原先一局三五十元,降到最低价3元一局(早晨时段),尽管如此,也未能遏制整个行业的颓势,一批规模较大的保龄球馆陆续关门歇业。时至今日,只剩下长冠保龄球馆一家还在苦苦支撑。
可以说,长冠保龄球馆能撑到今天是很不易的。早在去年10月,长冠保龄球馆就计划在当月关门大吉,为了避免保龄球在福州“绝后”,福州十多位退休老干部,同时也是保龄球爱好者,还就此专门举办了一场“拯救保龄球全民健身运动座谈会”,积极呼吁各有关部门来“扶”长冠一把,让这一“濒危”娱乐项目不至于在福州彻底消失。
长冠虽然是支撑下来了,但这种支撑却是以每月4万多元的亏损为代价的。据陈幼琴介绍,长冠现在每月电费1万多元(不包括夏季开空调的费用),场地租金2.4万元,员工工资及设备维护费用2-3万元,换句话说,长冠每月需赚6-7万元才能维持正常开销,但现在长冠的营业额却只有2—3万元,月亏损达4万多元。“如果长冠‘倒’下,福州可能难寻保龄球的影子。”陈幼琴如是说。
保龄球为何无缘福州
在28家保龄球馆中,长冠无疑是幸运的,毕竟它支撑得最久;但它同时也是最不幸的,因为它赔的可能也最多。福州保龄球馆的集体衰败让许多人感到纳闷:保龄球难道真无法在福州生存?
有报道称,从上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,据对福州市民的抽样调查显示,在全民健身运动中,福州居民参加保龄球游乐项目运动的占9%.时至今日,还有不少保龄球爱好者在积极参与保龄球运动。既然保龄球在福州还有相当的回头客,但为什么又一家家相继“倒下”呢?
“客源减少是最根本的原因”,原福州欢乐保龄球馆的林经理分析说,保龄球刚在福州兴起时,打保龄球被视为“高雅的运动”,不仅市民将其当成健身的重要场所,很多生意人也纷纷把请客户打保龄球作为公关投入,企事业单位也把打保龄球作为一种福利,于是保龄球运动迅速风靡。
随着球馆越开越多,引发了残酷的市场竞争,迫使各商家纷纷降价。也许是低价和“高雅”无缘,保龄球运动渐渐地不再时尚,加上很多人认为它过于单调、场地局限大、不够刺激等,曾经的保龄球爱好者纷纷把球具扔进家里的储藏室。尽管保龄球馆的收费一降再降,但随着KTV、酒吧、迪吧、自助游、跆拳道等新兴娱乐或运动的兴起,保龄球却被当成了“过时了的”娱乐项目。
“税收过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”,林经理称,保龄球应该作为全民健身项目,营业税按4%征收;而不应该定位为高档娱乐业,按25%征收营业税。作为一种全民健身项目,政府给予保龄球行业的支持太少,对这项运动的宣传力度也太小,而保龄球馆投资又很大。“所有零件设备几乎都需要进口,如一个球瓶就需180元,球道打磨、上蜡一次就需2万元(现价格有所降低),且使用寿命也就9—12个月,再加上工资、电费、税费等费用,一个月需要25万元才能保本经营,可现在每月的营业额还不足12万元,没有盈利空间,当然关门歇业或投资其他”。
福州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陈章旺认为,福州保龄球馆的集体衰落除了与同行的恶性竞争、客源减少以及税收偏高等因素有关外,还与保龄球馆馆内娱乐项目过于单一有必然的联系。“娱乐项目的单一化是限制保龄球馆进一步发展的一个致命因素,福州保龄球馆从盛极一时到步入死地,看似偶然,其实也必然。”福建省保龄球爱好者协会会长张华认为,保龄球从风靡一时到走向没落这和经营者有一定的干系,盲目投资导致市场恶性竞争;市场走下坡路时,又不愿意在营销上多做工作吸引市民光顾,无形中恶性循环,生存空间越来越小。
福州保龄球能否绝地反击
据了解,目前美国拥有1万多个保龄球中心,每周约有2000万人参加这项活动,平均每5人中就有3名是业余运动员。每年美国人花费在保龄球、高尔夫球等的会员费用高达62亿美元。在加拿大、英国、日本、新加坡及我国台湾、香港地区,保龄球运动都比较普及,不少国家和地区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推广和训练体系,保龄球运动被许多学校列为体育课程,每个县级以上的城市都有自己的球队。这一现象说明,作为一种娱乐项目,保龄球正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。从目前福州的情况来看,不少人对保龄球还是相当喜爱的,那么保龄球在福州还有多大的生存空间?还有没有绝地反击的可能?
长冠保龄球馆总经理陈幼琴认为,保龄球市场还是有潜力的,如发展团体和企业客户。在他看来,只要是健康的运动项目,就一定会有市场。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,人们日益提升的健康意识,都在刺激着体育消费市场,全民健身潮流已呈不可逆转的趋势。相对于其他运动项目来说,保龄球具有自己的优势,如集娱乐性、趣味性和技巧性于一体,且男女老少均可参与,所以在一定时期内尚有生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