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们想要什么?他们又怕什么?
最近,一家培训机构的校长和我说起老师离职这个问题,他感觉现在年轻老师离职的原因很随便,给他的理由很荒谬,年轻老师是越来越难管理了。
机构里越来越多95后的老师,然而很多校长在和95后打交道过程中,存在一些问题,原因可能在于校长不了解95后的应届毕业生,他们在进入一家机构前的期待与忐忑。
接下来采访的这七位95后恰好可以让校长了解他们内心真正的需求。
❑ “我要升级当好老师”——田悦 【坐标辽宁锦州】
就读于大连一所大学,今年夏天毕业,目前已经在辽宁省内一家连锁教育培训机构就职。
我联系到她时,她正在去往机构的火车上,这是她第一天上班,带着一肚子想法“校长会不会亲切,同事之前好不好相处,工作初期会不会遇到困难……”坐上了去邻市的火车。
她是新闻专业的,在我看来她应该进入媒体工作,采访、码字。但她却选择了培训机构,那是为什么呢?
因为她在媒体实习时每天要外出采访,她感觉很奔波很辛苦,所以她想找个安稳的工作。
➢ 那安稳的工作都有什么?
当老师还是很安稳的,在她看来女孩子当老师也很有面子。于是在大三时她就考取了教师资格证,去公立校当老师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,她为什么不去公立校当老师呢?
她告诉我,自己喜欢睡懒觉,机构工作时间是从下午三点开始的,早上不用早起,周一还可以休一天,这点她很满意。
她是锦州人,锦州是三四线城市,平均工资是四千多,她在求职时做了工资的对比,这家机构的工资体系(底薪+绩效+提成)合理,多劳多得,还提供员工宿舍,帮她省掉了一笔高额的房租。
而且未来可期,为什么这么说呢?原来,机构会根据老师的讲课水平把老师分为三个等级,如果等级升高了底薪会相应地增加,她兴奋地说:“我会努力向高级老师学习的,争取一年升一级。”
列车很快,和她聊完之后,火车正好到站,她说那个城市的晨光很美,真是未来可期。
❑ “机遇让我成为培训机构合作人”——白洁 【坐标内蒙古达拉特旗】
同样是应届毕业生,和她的同学相比,白洁显然赢在了起跑线,23岁的她还没毕业就成了一家培训机构的合伙人。
去年十月份是她最难熬的一个月,身边的同学,不是考研就是考公务员,要不就是参加秋招找到了工作,而她什么都没有。
郁闷时就想起来家人最温暖的怀抱,于是启程回家。也是这个决定让她成为了机构合伙人,在这之前,她从未想过自己会涉足教培行业。
➢ 那到底是什么样的机缘巧合让她一跃成为培训机构合伙人呢?
因为家里亲戚想加盟一个书法班的培训项目,正好她之前兼职当过托管班的老师,也喜欢和孩子在一起,亲戚找到她,问她愿不愿意一起合伙做。
她当时就觉得这个项目挺不错的,国家对政策的开放,越来越多家庭要二胎,而且现在的新一代的父母对孩子的素质教育很看重,教培行业有市场有前景。她立马就同意了,并且立刻投身进去。
选址、装修、参加教师培训、招生,干得热火朝天的。在选址时,她考虑到达拉特旗离包头市近,而且这个城市还没有书法培训机构,为了抢占先机,她选在了达拉特旗一所学校旁边。
机构有两百多平,她给我看了机构内部的照片,很大很漂亮,她说一开始就是朝着中高端去的,家长看到孩子学习的环境这么好,就会报名的。最近她又看了一遍中国合伙人,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,“真励志呀,加油呀,老白,你也可以。”
“教育培训是一个需要慢慢拓展、渗透的过程,不能心急,心急容易偏离轨道,凡事要按步骤来,她要用爱心去做教育。”这位95后合伙人在做培训机构一段时间后参出了这么一个道理。
❑ “我愿意去培训机构试一试”——王荣鑫 【坐标甘肃兰州】
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,现在在复习省考,考不上可能会选择去培训机构工作。他家位于小县城。出路少,回家工作只能考公务员和公立校老师。但是他放荡不羁爱自由,家里人又想让他端铁饭碗,平衡过来,他觉得民办教育培训机构是一个可以选择的地方,既能当老师也能自由些。
在机构的选择上他主要考虑的是离家远近还有这个机构的实力、有没有发展潜力,最重要的是对员工的保障。机构不一定要大,但是一定要有保障,他口中的保障是五险一金。
❑“为了孩子”——折媛媛 【坐标内蒙古鄂尔多斯】
大学学设计,从小就喜欢画画,目前就职于东胜区番茄苗美术培训机构,她这两天正在上海总部接受新入职教师的培训。
“团队之间的信任团结真是太重要了,以后工作也要像在培训过程中一样。”刚训练两天的折媛媛,这样感叹。
这次培训主要是培训教师的基本功,其中包括画画的水平,和教课能力。机构把老师分为小组训练,只要小组内其中一人水平不达标,小组所有成员一起跟着受罚,不合格的成员会被淘汰。
所以团队合作和团结在她看来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。进入培训机构的初衷她很直接的告诉我,想接近最真实的孩子,了解他们,方便以后教自己的孩子。要说还有什么别的原因就是喜欢画画,喜欢孩子,正好机构一切都很符合她的择业标准。她还劝告我,要我也一定要找个自己喜欢的工作,要不然会很累。
❑“人际关系单纯”——折婳婳 【坐标内蒙古鄂尔多斯】
刚才讲了折媛媛的事,接下来我要讲一下她双胞胎妹妹的故事。
折婳婳和折媛媛一样从小就喜欢画画,并且姐妹俩谁都不服谁,进入同一家机构工作以后,两个人之间的竞争就更激烈了。比如这次培训,两个人分到不同的组里,妹妹和姐姐就因为小组比赛成绩闹起了矛盾,折婳婳说:“凭什么她说我们组不团结,为什么她自我感觉那么良好?”
同样在培训机构工作,妹妹的理由则和姐姐的理由大相径庭,折婳婳觉得这个行业门槛低,她的同学都想去大公司在大平台工作,可是她觉得这样只能沦为机器的一个螺丝,竞争也会太激烈,在培训机构工作能轻松些,人际关系单纯,自己当老师也算“挑大梁”了,能实践自己的想法。就是有一点不好,又和姐姐凑到一块儿去了。
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选择去培训机构工作的,下面这两位就不愿意,让我们看看他们眼中的培训机构是什么样的。
❑ “我去?我能教什么呀”——丁妍妍 【坐标河南郑州】
就读于郑州一所大专院校。她有些不自信,听到我说出“老师”二字时便用“我去?我能教什么呀?”打断了我。
在她的印象中,老师都是那种高学历、学习成绩好的,自称为学渣的她不敢去也不想去。她认为自己担不起教书育人的责任,如果去当老师,压力一定会很大,她不喜欢这样高压力的工作。
她还认为做教育培训的老师太辛苦,晚上要上班到很晚才会下班,周末都不能陪家人。
❑ “我是不会去培训机构的”——唐文魁 【坐标江苏南京】
就读于南京一所大学,是一名程序猿。他很直接的告诉我,要是他毕业了选择工作是绝对不会选培训机构的。
➢ 为什么呢?
他不认同培训行业,觉得是骗人的。一方面他认为公立校的老师水平会更好一些,另一方面与他大学兼职时,面试过培训机构结果被骗了钱的经历有关。
当然,我们很多的培训学校还是很不错的,只是上面这位同学运气不好遇到了打着我们培训学校行骗的骗子。才使他对我们培训学校的认知出现了偏差。
和他们聊完,我发现应届毕业生求职更注重的是:合理的回报。
这里的回报是什么呢?我总结了一下:薪资、成长、相对自由。
➢ 那怎么才算合理呢?
薪资:
多劳多得,这样会让员工觉得薪资体系很公平。
有想象空间,比如田悦所在的机构,薪资与老师等级挂钩,这样会激发员工的斗志,有些员工不仅为了涨薪也会为了荣誉而战,合理的薪资体系能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员工对机构的依赖度。
成长:
应届毕业生找工作时,也会考虑这份工作能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,能不能学到东西,所以机构对教师的培训必不可少,而且培训要持续下去,让员工觉得呆在这里我能一直学到东西。
相对自由:
在培训机构工作可以不用早起,时间相对自由。他们也希望能在其他方面体现自由。
我认为这个自由是:环境的自由。这就要求校长能做到多关心员工,与员工的身份界限可以不用太明显,亦师亦友最好。这样就会形成快乐积极的工作氛围,员工的效率也自然能提高。
校长在遇到招聘或者管理年轻老师的问题时,可以参考以上七位应届毕业生的想法,对自己和机构做出相应地调整。
他们并不能代表全部的应届毕业生,但是总有些想法是契合的,值得参考。
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校长胜不骄,败不馁。